设定目标的步骤
一般来说,对目标设定应遵循以下七大步骤。
一、正确理解企业整体目标,并向员工准确传达
生产主管只有在正确理解企业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围绕着这些整体目标,制定出企业与部门实际情况均相符合的目标。
在制定部门目标时,一定要注意是:让你的员工明晰企业的目标。这不是个小问题,也常常被主管们忽略。通常来说,企业为了让所有的部门,尤其是主管人员理解企业的目标,通常要开年度会议,而普通员工则很少有机会了解企业的目标。员工不了解企业的目标,不但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在理解部门目标及制定个人目标时可能出现偏差。
二、制定必须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在这一步骤,通常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目标太多,二是目标难以量化。其中后者相对于前者好解决。对于前者,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尽管太多,但可以借鉴“20/80原则”,选择最具价值的3~5个左右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三、检查目标是否与上级目标一致
目前企业中较为流行的目标制定程序是:董事会制定战略目标,即确定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总管理者再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年度发展目标,部门目标则是对年度总目标的分解,员工根据部门目标制定个人目标。因为目标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形成的,所以,作为企业的一员,在目标的执行上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你的目标必须与上级的目标一致,这毫无疑问。在目标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你要时刻检查你的目标是否与上级的目标发生偏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与谁保持一致,二是针对目标的计划在具体执行方面也应该保持一致。
四、追问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阻碍,迅速找出解决办法
很多主管觉得这一步没有必要,所以这一步骤通常被忽略,但实际上它对于目标的顺利达成非常重要。所谓“有备无患”,制定目标时主管应该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对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五、反思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通常情况下,主管要实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
招聘与面试技术,目标管理考核技术在同行业中寻找一份人力资源规划书,人力规划技能,聘用专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参加专题培训等。
六、找出达到目标所要合作的对象与外部资源
要达到目标,主管通常需要合作的对象与外部资源。
合作的对象包括:市场管理者、销售总监、研发中心主任、总办主任、生产总经理、行政主管、GMP推广办主任、财务部管理者等。
外部资源包括:预算保证、专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包括培训企业、猎头企业、管理顾问企业等)、同行业企业的支持等。
七、确定目标完成的时间,并书面化
这一步是目标制定的关键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目标制定之后,必须用书面确定下来,以达到目标管理规范化。对目标书面化有三大好处:一是不会引起疑虑与争论;二是有利于目标检查与工作考核;三是便于目标的修订。由此意义上来说,目标书面化非常重要,一定要落实到专人专项,最好是让员工自己将最终确定的工作目标进行整理,做出两份正式的书面材料,一份留给自己,作为后续工作的参照,另一份交部门管理者,以此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
设定一个好的目标,以上七大步骤必不可少。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实际生产管理中,许多生产主管在设定目标时通常只重视一二步骤,而将其他步骤忽略,从而造成了目标设定的失败。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