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办成果发表会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品管圈活动的基本原则,就是自动自发地全员参加,自我启发、相互启发,发掘现场的问题点并负起维实、改善与改革职场的责任。其中的自我启发、相互启发,贵在相互观摩,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品管圈成果发表大会,正是提供职场工作人员学习、观摩的最好的交流机会与场所。在品管圈活动的推行上,厂内品管圈成果发表会犹如品管圈活动的心脏,只要厂内品管圈成果发表会能持续进行,品管圈活动就一定能热烈地展开,同时也能激励陷入低潮的品管圈,令其重振士气,继续活动。

反之,如果推行品管圈活动而不举办厂内发表会,就好比人体的心脏中枢停止跳动,一切活动可能将因此而停顿,即使能继续活动也不会太长久。
所以,公司内的品管圈成果发表会不仅需要持续不辍,而且一定要定期举行,在不断的发表观摩后,经由相互的切磋与启发,品管圈活动的水准才会日益提高,现场的人力资源与工作效率才会得以充分发挥。

2.参加品管圈大会观摩的意义
对于尚未组织品管圈的朋友,参加品管圈大会后,很容易从别人的经验中了解品管圈的做法及知识,作为自己品管圈的垫脚石:同时因为有例可援,将可增加导入品管圈活动的信心。
对于早已成立而正陷于低潮的品管圈,如果能有高层人员率领参加发表大会,对圈员不失为一剂对症的良药,是打破低潮最好的方法。因为品管圈活动久了,往往会流于例行公事或变得形式化。这时便要借助外力的刺激,使活动再次活跃起来,否则日趋低落导致萎缩结束,这是很可惜的。

如果想要使活动永久保持水准以上的起伏,那么最好每届全国大会都能派员参加,让圈员多多观摩、接触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活动正热烈的品管圈,也许觉得不需要再参加品管圈成果发表大会,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想法就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般大小的天,却自得自满不愿与外界接触,久而久之,因为没有比较的对象而导致松懈,或因本身的不思进取而导致退步。

如果能放长眼光,多多参加品管圈大会,与其他品管圈互相交流,不仅能够增加见识,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推动活动的力量,相信更可以增加工作效果。

同时,通过全公司的品管圈成果发表会,下面的基层人员可以教育上位者,不但可促进全公司上下的沟通,也可增进部门间的维系与合作,这也是成果发表会的最大功用。因为发表会是全公司各部门单位都参加发表的,所以在发表会上,各圈对自己工作现场的问题点及本身所遇到的困难,都能详细地列出、说明,且有数据收集分析及活动感想报告。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高层在听完发表与报告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员工心声及公司整体的作业情形都能清楚了解,往往比厂长或经理干部级的业务汇报来得更详实具体、更容易了解;对员工的想法、现场遭遇的问题能把握住要点的应予以协助解决

其次,品管圈成果发表会对公司各部门间的相互沟通也有很大的帮助。譬如,技术部门在发表会中可以知道生产部门遇到的问题,即可针对问题点予以重点式的改进;生产部门也能了解技术部门的困难处,尽量相互建议、相互配合,而不致于任意怪罪或抱怨。这种横向沟通的力量,对现场生产线及公司整体的巩固及联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3.参加品管圈大会发表的意义
对于那些能够提出成果的品管圈,最好能争取参加大会发表的机会。他们参加大会发表的意义,有下列各项。

(1)若要参加发表会,就必须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谓知己知彼,攻无不克。经过对自己的一番重新评估之后,可以了解自己的实力。开展新的构想,更进一步展开活动。

(2)为了参加发表会,首先必定要整理有关资料。也许过去并没有系统地收集资料,现在为了发表,便很乐意花时间与工夫,在做整理工作时,往往还会发现过去被忽略的缺点,是一个有效的反省机会。

(3)参加发表,还可以训练圈员的表达能力。因为品管圈要求全员参加发表意见,因此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为表达能力不强,导致内容不易被人了解,那么也许一个很好的构想便无法发挥,而遭到埋没。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甚至还会因此构成重大损失。

(4)各品管圈的成果,一旦在品管圈大会上发表后,即被作为永久的记录,这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圈员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这份荣誉,无形中提高了对品管圈的兴趣,更鼓舞了对职场工作的士气,增加了职场工作的信心,也给活动开辟了一条坦途。

(5)通过成果发表,可将我们的优点提供给大众。参加品管圈大会的基本精神是要繁荣企业,增加人类利益。因此不能闭关自守,只想独善其身,应该要能提供自己的好成绩,以供别人作为参考和借鉴,提高他们的改善效果,取其兼善天下之意,共同促进国内企业的繁荣与利益。

(6)参加成果发表,可体会改善后的真正乐趣,刺激圈员对改善与改革发生浓厚的兴趣,无形中工厂改善工作,就会更积极、更有效。工作情绪热烈,士气也就能提高。所以参加成果发表,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士气,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改善与改革的意愿

总而言之,品管圈发表大会的举办,最主要的是提供圈员本身发表的场所,使有成果的圈能借助这个集会,有表现自己成绩的机会。
对已推行品管圈,但活动陷入低潮苦无成果的圈,或甚至根本没有推行这项活动的部门,能激发他们继续活动或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也希望借这样的大会,引起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能令其亲自率领参加,那么对品质管理工作的推进也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举办成果发表会应注意事项
前面曾特别强调公司品管圈成果发表会一定要不断地定期举行,品管圈活动才能持续。目前国内各厂内发表会的举行有三个月一期、四个月一期、六个月一期三种模式。

一般若采取三个月一期的方式,则活动时间极为紧凑,圈员也会很辛苦,但因一年有四个活动改善主題,在效率上比较好。采取六个月一期者,一年只有两个活动主题,在效率上极差,而且因中间发表时间间隔太长,圈员的活动热情常常会冷却下来。

因此,厂内成果发表会最好是采取四个月一期的模式,因为在三个月活动结束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做下期活动的准备、登记等的工作,使得活动告一段落后,圈员可以稍事休息,养精蓄锐。目前,国内许多厂家亦采取这种做法,效果都非常好。

有关发表会后的排名问题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发表会结束后,我们通常会列出名次以评定高下。但是品管圈活动的评价,是以不同单位,不同主题为评价对象。在评审时,也许从这个角度看某圈较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另一圈较好,因此评审结果经常不易让参加发表的品管圈圈友心服。

所以厂内发表会常因排名的先后而使圈员发生不愉快。通常只有第一名得奖者高兴,故往往在发表会结束后不但气氛不佳,也影响品管圈活动的士气。

厂内发表会最好不要排列名次,最好仿效全国品管圈大会,以特优圈、优秀圈、佳作圈等名称(用其他名称亦可)来评审。而对特优圈、优秀圈、佳作圈等,分别制定获奖条件,且不限名额。那么,未获奖或想争取更高荣誉的圈,就会针对自己缺点,力争上游,以获取更高的奖项为目标去努力。

大会评审办法
评分要领:
1. 评分前先看一遍评分表,以了解评分的意义
2. 听听发表并和评分表联想
3.听的过程中,有觉得哪一项特别可取、独特者,即在评分表的对应项目A框内打 “?”。
4. 听的过程中,有觉得哪一项很可取较好者,即在评分表的对应项目B框内打 “?”。
5. 听的过程中,觉得有不完整稍差的,即在评分表对应项目D框内打“?”。
6. 听的过程中,觉得特别差的,即在评分表对应项目E框内打 ?”。
7.最后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再看一次是否还有B、D项目框须打“? ”的。
8. 其他剩下不算好不算坏,没有打“?”者,全部在C框内打 “?”。
9.评分完成。

钟朝嵩 著

来源:本文摘编自《品管圈实践法QCC》,宁波出版社,本文经授权转载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