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纳赫业务系统DBS,目前国内不少的企业都在学习,而且有些企业通过实践已经获得了成功。从多年实践上来讲丹纳赫DBS这套精益体系相对来说它更容易在绝大部分制造企业落地,而且更容易复制推广。
DBS这套体系里面有很多的工具和方法论,这些工具方法我们一般采用改善周的形式来帮助企业实践实施精益转型。
有的企业先通过一个培训让大家对这个方法论、对工具、对体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这个想法也是一个可选项,特别是有些企业客户可能过去对丹纳赫DBS,对精益都不是特别的熟悉了解,可能通过一些媒体、平台渠道有过一些了解。通过一次系统的理论培训让大家在理念上、在系统认知上对DBS精益体系有一个了解,为后续推进精益转型落地实施做好理论铺垫。
但是如果说要是从这个精益体系的实施及实践最佳效果来讲,丹纳赫和丰田一般用的都是改善周的形式。这个改善周里边包括了工具方法培训,一般都是在改善周的第一天,对我们整个改善团队进行工具方法的培训,因为精益最终的核心是要把方法论、工具跟企业的业务相结合,也就是说最终要落到你的业务的现场并通过大量的精益实践获得经营及战略层面的收益。
结合企业业务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成立项目改善小组,以改善周的形式分析历史数据、确定问题、找到根因、形成解决方案、试运行验证效果、改善后复盘、固化并形成标准化。考虑到员工的精益基础、员工的承接能力,“精益改善周“这种沉浸式的活动,是企业及员工成长的最有效的改善形式。

精益管理要在企业的生产现场或者管理现场、职能现场真正落地,要能够实践。“精益改善周”这种形式,更多强调的是实践。
培训是单向的,老师给你讲讲工具,讲讲方法论,讲完就结束了。我们很多客户在反馈,说老师讲的时候呢,讲得挺好我们也听懂了。但是这个培训结束以后呢,我们的精益工具使用者、我们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不知道怎么在企业的业务现场去落地实施。因此“精益改善周”能够把这个理论结合实践落地到我们的业务现场。改善周,周一到周五,由老师带领大家从理论到实践落地,一起实施改善项目手把手地教。这样工具使用者、管理者更容易去掌握这个方法论和工具,当实践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和纠偏,可以让精益实践少走弯路,不浪费太多时间而且效率更高。

改善周是一个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施改善周我们要提前思考应用场景和“改善周主题”的来源,最好是依据问题找工具,而不是拿着工具套问题。做好改善周的前期准备(前)、改善周期间的全程投入(中)以及改善周后续的跟踪维持和监控(后)。
企业学习任何一个方法论和工具,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精益转型建立系统性的精益管理体系来持续优化自己的业务流程,改进经营KPI绩效表现并帮助企业实现制定的战略目标。
精益转型最终的核心是要落地和实践。所以企业实施精益转型的初期先做一个理论培训然后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由点及面推进。通过“培训+实践”的改善周的这种形式,落地效果最佳也更契合企业的实际。
(作者:罗敬)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