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企业中的官僚主义有哪些表现?》引起了众多讨论,很多人深有同感。于是大家在问,企业官僚主义该如何治理?我也一直在想、在看、在思考。后来我想,中国延绵数千年的官场文化,骨子里有着官僚主义的土壤,要想根治不大可能,但是缓解或者一定程度遏制还是可以的。

什么是企业官僚主义?

我们先来回顾下什么是企业官僚主义。企业里的官僚主义简单说就是领导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不顾及实际情况,不考虑员工的实际利益,各执行部门自我保护,相互推诿,搞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

之前文章中总结了企业官僚主义有以下六个方面:1、唯上;2、脱离实际情况;3、脱离市场行情;4、利益争夺和相互推诿;5、职责不清,人浮于事;6、其他,包括利己主义、拉帮结派、流程冗长等。

企业官僚主义会带来什么后果?

官僚主义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企业运营效率的降低,另一个是企业创新活力的减少。领导不管实际情况,盲目投产,浪费时间和财务,企业流程冗余,导致办事效率很低,执行很差。如果领导高高在上,企业里面派系林立,员工敢怒不敢言,那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备受打击。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传统的大公司,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官僚主义太严重,官僚主义导致对用户需求没有反应,或者说无法快速反应。”

任何组织,只要庞大就会出现机构臃肿,缺乏灵活的问题,这时候就容易产生官僚主义。领导们官本位严重,发号施令不考虑实际情况,听多了恭维而听不进不同意见,下级则自我保护,唯命是从,对于实际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间一久,企业就渐渐失去了活力和创新力。长此以往,企业就在消磨中走向灭亡。

治理企业官僚主义的思路

找到了官僚主义的症结,也知道官僚主义的危害,那么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官僚主义是大企业的通病,也是人性的通病,我们总体思路不是去彻底清除,而是去改善和减轻。中国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我们已经 养成了唯命是从和委曲求全、中庸和谐的习性,我们中国人往往不太敢跟领导顶嘴,一般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想听什么就说什么。平级之间也不会公开争执,而是以和为贵,但暗地里又较劲,互相使绊子。部门之间会有藩篱,不愿意为了全局而牺牲自我利益。我们还喜欢搞各种流程和发布决议,并期望以此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和强化领导力。

总之,官僚主义来自企业的庞大臃肿,也来自于人的劣根性,要想彻底根除几无可能。因此我们不去采取彻底清除的方式,而是采取遏制和尽量减轻的方式。

如何治理企业官僚主义?

要想有效治理企业官僚主义,我们就要对症下药。既要从企业组织架构角度着手,也要从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着手,还要严格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组织架构权责分明,不要让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设立决策机构和监察机构。企业往往是个人负责制,也就是由CEO或总经理说了算。这个没问题,但需要保证决策过程经由委员会讨论,一把手只是最后拍板者。同时权责分明,监察委员会或工会能有效监管决策过程。大部分企业实际情况往往是领导一言堂,没人敢讨论,也没人敢监督。这需要一号人物以身作则,真的愿意放权和接受监督,不让集中决策、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需要清晰明了,不要设立职责重复的部门,或者设立职责不清的部门,也不要搞多线交叉汇报,更不要搞复杂的矩阵式管理。职能清晰、权责分明,保持简单即可。

管理层级不宜过多,一般是一把手与基层员工之间保持4-6层即可。如果一个企业管理层级过多,可能预示着要拆分成不同子公司或独立事业部了。层级少了,组织扁平化,上传下达会更畅通,领导人才不容易盲目自信和脱离实际。总之越是简单越是有效,越是简单越有执行力。

2、建立平等开放的沟通文化,避免以上欺下

各级之间平等沟通,领导深入一线,接纳普通员工的意见反馈。领导能够虚怀若谷,放下身段去了解实际情况,避免刚愎自用。下属敢于谏言,不用担心遭受报复,上下充分有效交流,不让决策偏离实际情况。

通用公司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在用人理念上,信奉的是“清除各个角落的官僚主义”,他 认为领导人六宗罪之一便是压制周围的声音。如果领导人不能敞开胸怀听取不同意见,那么企业就会僵化。

好的企业,需要领导人和各级干部做出表率,虚心请教基层员工,让整个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这一条,主要依靠创始人以及高管团队的决心,他们的态度和表率 会决定一家企业的文化走向。

所以,当文化出现了问题。那一定是最高领导人和高管们的责任,如果他们能够身先垂范,保持平等交流,那么好的风气就一定能够建立。如果领导人和高管们缺乏平等意识,以官本位自居,那么官僚文化就在所难免。

3、目标导向,以事实为依据,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

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等。每一级、每一个人也都要有相对明确的工作任务目标,制定KPI或者OKR。这些目标最终的检测要严格落实,并据此进行奖惩。在评估绩效或目标完成情况时,应该保持公开、公平、透明的方式(至少同层级间透明),让大家知道奖惩的理由。

很多企业有了奖惩制度,但奖励或惩罚起来比较随意,根据领导人的心情好坏,进行暗箱操作,这样对员工的积极性将是最大的伤害。

只有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了,看重业绩而不看跟领导的关系,保持公正公平,以事实为依据,员工才不会担心自己被上级打压,才会敢于指出问题和发表声音。这样员工才有充分的斗志。这需要领导人任人唯贤,执行奖惩制度时客观公正,执行起来铁面无私。

马克斯·韦伯曾提出著名官僚制理论(注意这个与官僚主义不同),他认为权威管理以及合理分工与流程建设有利于组织的高效稳定运行。这个观点放到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合适的,只要不去违反人性和自然即可。

4、避免形式主义,杜绝表面文章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重本质的工作作风,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形式主义只注重表面文章,对待工作表面上大张旗鼓,暗地里蒙混过关,对于员工的发展采取糊弄而不是尽心尽力。形式主义下,企业将丧失效率与活力,员工疲于奔命,最后结果无法达成预期。

很多企业有很多冗长的流程,各种会议、报告、申请一大堆,各种审批一大堆,各种检查一大堆。财务 、安全、审计、市场、行政、人事等各种盖章,让大家的时间在繁琐的流程中空耗。这样下去就会造成形式主义。我想大家都会感同身受,尤其是大企业,被各种流程和手续搞得焦头烂额。最后大家就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而已。

要想治理官僚主义,就得杜绝形式主义。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群众的眼睛的雪亮的,那些假大空和画饼的话少讲。领导人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你怎么做的,下面员工心里明白如镜。

想要避免形式主义,最重要的是领导不要政令频出,突发奇想,同时敢于简化流程,把可要可不要的流程废掉,把缺乏可执行性的流程删减。流程冗长或可执行性差,就容易陷于形式主义,下级就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来应付差事。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复盘目标执行情况,总结和优化流程,删繁就简,把不需要的删除,把复杂的简化。同时,还得注意不要把老的形式主义去掉后,又增加了新的形式主义。

最后

管理大师沃伦·本尼斯在上个世纪就曾预言企业组织将更加开放、自由,官僚机构终将解体,组织结构将朝着信任、授权和扁平化方向发展。

新世纪下,官僚主义越来越被人们所厌恶,死板的官僚体制也会被认为是一种桎梏。人们渴望自由,渴望平等,渴望信任。员工希望得到人性化的管理,希望被理解和被尊重。所以,官僚主义必将被淘汰,甚至严谨的官僚制度也会被人们所废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松散、灵活、平等。

官僚主义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最高领导人是怎么样的态度,就会决定这种文化走向。治理企业官僚主义,最关键的在于一号人物。如果最高领导人尤其是创始人以身作则,秉承平等、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办事,那么官僚主义就会一定程度得到遏制,否则治理官僚主义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解读。传统文化如果利用好了,则会受用无穷,而如果别有用心,则会祸害无穷。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片面强调儒家的三纲五常、尊卑有序以及中庸之道,导致官僚主义和奴性文化盛行。这不是儒家思想不好,而是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把孔子的思想给曲解了。孔子本身是一种人本思想,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这与现代社会所强调的自由、平等是相符的。

如果我们深挖传统文化精髓,懂得孔子的治国理念是为政以德和以礼治国,把这些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里去,那么官僚主义就很难生存。如果我们还懂得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懂得天道无亲和无为而治,懂得道法自然,那么官僚主义就会土崩瓦解。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

企业中的官僚主义有哪些表现?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如何理解《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反动吗?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