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培训》杂志9月刊

作为构建企业人才培养队伍的中流砥柱,企业内训师所受到的关注从来不少。如何成为组织和学员高度认可的内部讲师更是大家关注的方向。

优秀的内训师通常都有哪些相通之处?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吸引学员?

想要走向优秀,内训师们该从哪些方面修炼内功……

今天的文章为你解答~

了解自身

认识你自己——哲学家兼教育家苏格拉底最喜引用此语施教。

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不但能矫正缺点,而且能发现己身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找到独特的培训风格和最佳培训状态。

扬长补短

@何玲云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培训资源管理部总经理

虽未必实际从事业务,却需直面业务人员,以帮助他们做到更好,这就是内训师的工作。

这时,只有“借力打力”,将优秀岗位经验萃取出来,内化吸收,再教给其他人。

内训师的底色是专业,这是其“内”字所要求的,因此需扬长补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阅历、天赋等决定的。人们需要反思自身,找到自己的长处,以和组织的要求相结合。

同时,内训师需要对内部短板保持敏感度,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自我

就自身而言,内训师经常需要就某一课程深度钻研,将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连成线。

在外部和有业务背景的人交流的时候,内训师的知识纵深将会进一步扩展,连成线的知识点会组成面,最后形成一个体系。

内训师应该抓住每一个和业务人员切磋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短板。

善于反思

@赵洪莉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

反思是自我积累的过程,更是自我超越的根基。

内训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总结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的课已经上完”,而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

将课后反思当成自觉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的。

在每一次授课之后,我都会及时回顾,回想学生未能理解之处的原因所在,也会反观课堂未能呈现的效果。

之后,行诸笔端,继续保持优点,避免再生缺憾。

学员本位

内训师应保持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要时刻认识到“培训的重点是参与者”,为学员营造一种安全、放松、愉快的培训环境。

作为讲师,一言一行都可能为学员带去改变,故而只有为学员着想,才能真正发挥培训的正向影响力。

客户思维,打造精品课程

@赵洪莉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

作为企业内部的观察者,内训师拥有了解企业实际的天然优势,能洞察业务痛点,更易与学员建立链接。

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提供价值、赋能业务,在课程设计时,内训师一定要具备客户思维,充分考量学员需求,关联工作场景,并注意课后收益的转化。

以面向新员工的“有效沟通”这门课程为例,在明确了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之后,就要着手调研——

  • 新员工从校园人转化为职场人的过程中,沟通的核心痛点是什么?
  • 沟通问题主要来自哪些业务场景?课堂中可以使用何种手段激发学员参与问题解决?
  • 通过什么样的课堂演练和课后跟进工具,能在提升课堂体验的同时,又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这些问题考虑周全,课上活跃度和课后好评度也就会随之而来。

以学员为中心

@何玲云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培训资源管理部总经理

内训由线下转入线上,对内训师的要求更高。

以往内训师可以站在讲台上,以演绎的形式展现个人魅力,课间还可以和学员交流,但是转入线上之后,这些都无法做到了。

在线上,内训师若只是分享干货,则会令学员疲累,所以只能用最短的时间以最精悍的篇幅讲授最有用的知识,而且要讲得好听,这就需要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皆以学员为中心

作为内训师一定要有情景假设的能力,将自己放置到学员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学员着想,去思考自己的讲授能否打动学员,能否让学员有所收获。

以前说做内训师要坐冷板凳,现在看来,他们还要有更高的格局,须以学员的成长为自己的最大快乐。

专业主义

内训师是业务的催化剂,他们将优秀经验用于人才发展,从而改善组织绩效

越是将培训和业务联系在一起,内训师越能够取得成功。

练就洞察力、创新力

@肖灿红 百度MEG-U9高级讲师

敏锐的业务洞察力

内训师为业务而生,要发挥对后者的影响力,至少得是半个业务专家。

不论是在项目的需求调研阶段,还是实际执行过程中,懂业务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怎样才称之为“懂业务”呢?

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在于听得懂“业务语言”,这并非要求内训师熟悉生产、销售、财务岗位的业务流程,专业术语,而是要了解服务对象最基础的考核指标项、业务关注的重点方向、核心产品等基础信息。

如此,才能与业务部门直接对话,提供切实服务。

独树一帜的创新力

复制和模仿是内训师成长的第一步,但要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武器是“创新”。

唯有持续创新、挑战原先的自己,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但是,培训人不能顾此失彼,而要在锻炼专业力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结合内容和形式,开发出形式新颖且贴近业务实际的课程内容

课要打上你的烙印

@何玲云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培训资源管理部总经理

扩大信息源

无论扬长还是补短,作为一名内训师,最重要的是扩大信息源的能力。

在银行业内部,内训师所接触到的都是各个业务层面的专业人士,应将他们当成条线内的前辈和学习对象。

这样既能全面了解业务,信息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扩大,底子将会越来越扎实。

提升整合素材的能力

在为年轻内训师培训时,我经常提到一句话——课要打上你的烙印

在我看来,最好的打烙印办法是将各个业务条线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体现自身观点和风格的课程

这对内训师提出了更高挑战,意味着他们需要从更高维度思考那些随手可得的素材,以明确业务的深层内涵。

通过提升整合素材的能力,内训师能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人员,提高组织业务水平,如此既能获得学员的喜爱,也能得到组织的认可。

内外兼修,输出特色内容

@戴铭 快手主站技术部移动端架构师

树立个人形象魅力

内训师在专注内容打造以外,也要树立个人的形象魅力,吸引学员关注内训师本人,既能激发学员自主了解该内训师所擅长技术领域的积极性,还能创造后续更多交流的机会

这其中,可以通过新兴传播渠道助力IP打造

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开放且高速,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给个人IP的打造带来了极大助力。

塑造独特的分享形式

当知识传播加快后,内训师还需要注意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分享形式,否则学员不会特意关注你本人。

我的特色就是喜欢在讲课时画画,用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知识,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兴趣和印象。

萃取并输出独有经验

最开始,我输出技术内容时,实际上是堆砌式的,即“知道什么就分享什么”,每一步都很详细,介绍方式也很平实。

到后期,我更注重输出自己独有的经验和知识——自己开发和实践的内容;即便有的技术并非自己独创,但由于我结合应用在了工作中,就形成了我个人特有的工作经历,具备我自己的标签和个人特色。

教学+业务+课程+IP,四维发力

@常英华 国药控股锦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熟谙教学活动

课堂上,内训师常需面对不同课题,以及不同属性的知识点。

掌握丰富的教学活动,内训师就可以随时切换合适的教学呈现形式,生动传授知识之余,也可以针对不同思维方式的学员因类施教,做到科学授课。

精通业务流程

精通企业主营业务流程和运行逻辑,将课程中的知识资源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是内训师要修炼的核心能力。

在培训推动实际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更能够懂得如何寻找答案。

精雕课程内容

身为国药内训师,我对制作精品课程深有感触。

课程内容本身不仅要精致,国药创研院还要求课程具有“国药味”,即从知识点到案例,都必须从国药实际业务情景出发,立足解决本企业发展中的业务挑战

打造个人IP

我个人经常出现在国药内刊《悦学》上,企业公众号上也经常有我的报道。我还在国药内部直播平台上开播,教授在线课程。

在很多培训或会议交流时,我经常会听到“您就是传说中的常老师啊”这样的感叹。

这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拉近了我与学员的距离,让我与他们更紧密。

终身学习

内训师是老师,但切忌好为人师,避免故步自封。

时代在变化,培训环境日新月异,每一次授课都是新局面,这些点滴之间的改变,对内训师提出了挑战,也促使内训师在学习上步履不停。

内训师不断学习,第一可作为学员榜样,第二则可与时俱进,始终为人才发展指引新方向。

保持学习

@赵洪莉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

VUCA时代,学习不再有阶段性界定,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及时运用到工作中,巩固所学的同时也能够及时复盘,了解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改善并深化。

当然,过程中难免遇到瓶颈时刻。

每当此时,我就会尝试采用“外界屏蔽法”——有意营造与外界隔绝的环境,强迫自己必须完成一定学习量。久而久之,习惯逐步养成。

保持钻研,保持专注

@张超 中广核工程公司培训项目开发经理

保持钻研精神

企业服务、为业务赋能是内训师的天职。

只要踏入内训师门槛,无论过往经验是否与当下工作相关,都要本着企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态度,以岗位职责为要,保持钻研精神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从业者。

心无旁骛,保持专注

有一次,巴菲特比尔·盖茨讨论各自成功的要诀是什么,他们把答案写在手心里,打开一看都是“专注”。

其实,要想成为杰出的内训师,心法也是“专注”——内心笃定,不计得失,所有成就自会纷涌而来。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