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另立门户解决
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而又难解决的问题,是有人分出去办新的公司,出现员工出去单干。当年,创办了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分支机构,跟我们竞争的一些公司, 也都办了分支机构。两年以后,他们的分支机构老总大多数领着人单干,拉出去办了他们自己的公司,把原来公司的业务也带走了。
前面说过,中小企业的老板最怕自己的干部带着员工分出去办公司,再回过头来同自己竞争。类似的事情,你管理得再严也无可避免。中小企业很怪,要做到有叛将无叛军。事实上,这种事情防不胜防,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就可以形成使其不得人心的气氛,最大限度地限制它的影响,和对公司的伤害。
中小企业只要做到一定规模就得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后,就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这样很容易出现叛将,叛将领着团队走了,中小企业损失就很大。这也是中小企业做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分支机构同样实行劳动股份制,具体是这样做的:总部控股,干活的人给干股。比如南京公司,我给了总经理 20%的股份,五个部门经理每人 4%到 5%的股份。这样 40%左右股份以干股的形式都给了他们,其余 60%的股份是公司控股。到分红的时候,假如有 100
万分红,其中 40 万按照人头,分给几个领导者,而剩下的 60 万,北京可以拿走,因为是北
京控股,但总部从来不从分公司往回拿钱。这 60 万,其中大部分,按照总部劳动股份制的原则,分给公司那些不持股的员工,论功行赏。另外,干得很好的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我会拿出一些钱来,再去奖励他们。
同样,当时我们也最怕各城市出叛军:一个人领着一帮人,带着公司客户资源,复制一套业务体系出去干。但问题是,当时的业务模式是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网刊,各城市之间相关性很小,当地老总很容易就能把队伍拉出去。他们天天领导这支队伍,我一年只去两三次,我怎么能比他更把握这支队伍呢?他举手一呼说, 出去吧,分分钟就有大部分人跟他出去了,剩下的几个基本就是总部派去的财务会计和办公室秘书等人,其余干业务的全走了。但奇怪的是,哪个老总走,都带不走他领导的团队。为什么呢?
当时南京公司的利润特别好,光是办展览会,一次就能收入上百万,于是总经理眼红了, 就自己和几个人偷偷办了公司,想抢公司的业务。但等他离开后,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公司最重要的几个部门经理谁都不跟他走,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会算帐: 总经理离开自己办公司,就是想自己多挣钱,那我们为什么要出去帮他挣钱呢?南京公司那些没有持股的员工也不会跟着他,因为他们持有的是“身股”,他们很清楚:总经理要离开,是觉得自己分的钱少,而他一旦分得多,员工分的就会减少,也就是说,跟他一起办公司以后,自己分的钱反而少了。另外,公司常年建立的文化,也使叛将无法说服员工。就这样,绝大多数员工留了下来。有的骨干员工被逼无奈,只好说,你是老总,对我很好,我想跟你去,但是这边这么多员工,他们是有道理的。那我辞职,我也不去你那儿。
深圳的总经理,我很信任他。他是侄子的大学同学,大学毕业了工作不满意,我给他一笔钱,让他到广西南宁去建分支机构。他办得还可以,挣钱了。当时广州分公司的老总,三心二意不好好干,我就把他换成广州深圳的老总,后来还不断提拔重用他,向广深做了重要投资。当年在广州、深圳,光买房子就花了三四百万。公司做大了,他就想,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做呢?他自己在外面注册了一公司,房子租好了,想把人拉过去做他的公司。这时,公司已经网络化了,我收到了100 多封 email,他开这家公司的所有细节我全知道。我把他叫到北京来,跟他谈。我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第一,你这样做,将来面对的,永远是你底下的人,出去办公司来收拾你;
第二,你毁坏了自己的名声,永远没有人对你投资。你将变成一个做小老板的孤家寡人。我记得,那天,我只身一人到深圳广州处理此事。当时深圳广州公司有二三百人,我一进去,员工就站起来鼓掌,长时间鼓掌。我知道,他们不是在给我鼓掌,是在给自己鼓掌,因为他们知道,留下的决定是对的,他们的饭碗保住了。这些人是公司培养起来的非常优秀的骨干和高级经理,都是当年跟深圳公司总经理一起干起来的,他们之间的个人感情和交往是很深厚的。
第三,为什么他们不跟着这个总经理走?
第一,制度,让他们比较到哪块利益更合理(注意,不仅仅是比较哪块利益更大)。
第二,慧聪的制度本身形成了一种文化,员工也爱这种文化,所以他们不走。
员工不走,客户就不会走。所以,即使有叛将,我的业务损失也不大。第一代分支机构的老总,大多都是想当小老板、想自己发财的那种人。这是时代决定的。他们出去之后, 有的就来抢公司的业务。他来抢这个业务的时候, 却发现他怎么都抢不走。
第一,员工不走,客户就不走。
第二,有自己的品牌和组织体系,在当地有很好的资信,客户也不信任他。
中小企业从在一个城市做业务,到扩张到许多城市去做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就是公司异地管理时的“叛军”问题。可以讲,中小企业在外面建的分支机构最后绝大多数成了叛军。一股独大,完全按资本方式运作的中小企业很难建立分支机构,它不具备建立分支机构并拢住人的机制。
制度本身是一种品行。总部从不从分支机构拿钱,我也如此。走得端,坐得正,员工心里是有数的。最成功的公司不是靠有形的制度管人,而是靠无形的文化来吸引人,但无形的文化是靠有形的制度去建立和维护的。没有劳动股份制,文化就是老板吹牛的文化,一点用都没有,员工是不会信你的。
当劳动股份制的制度得以确立以后,它会产生一种中小企业文化,制度加文化将变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有叛将无叛军”就是在证明这个问题。这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中国的中小企业要想成气候,必须完成同地管理到异地管理的转化,否则,永远不是跨国公司的对手。有些中小企业,即使规模很大,生产、管理、销售都在同一个城市,无法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销售只能全部是代理商制度。结果公司的竞争力大受影响,难以作大作强。
所以解决叛军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分水岭。叛军和叛将问题的背后,显示了一种制度的完善,以及大中小企业文化管理的能力,即你有没有能力对你的公司实行异地管理。当你能实行异地管理的时候,你才能将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中国最优化,才能使自己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否则,没有办法进行异地管理,解决不了叛军的问题,这会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作大作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
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以及温州、瑞安、顺德、慈溪等上百个地方建立分支机构。销售是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在中国的其它城市,可以找代理,代理你可以叛变,但是你影响不了销售的主体。最重要的是。我的直销队伍能够及时地反馈销售中用户的信息。代理商只要卖出去挣钱就够了,它不在乎你的产品怎样,而我的直销队伍,直销的各个大区的老总,他们拿着股份,就会及时反馈我的产品和市场中的问题。有一千多人专门在总部做研发;我们的品牌管理, 通过总部的控制到各个城市。
所以,解决叛军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分水领,过不去,你的中小企业难以做大。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