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高效养殖管理要点

梅花鹿是特种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除了可以观赏,其鹿角、鹿肉等都有很好的用途。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将梅花鹿列入畜禽资源目录,至此梅花鹿养殖不再受到限制。梅花鹿养殖虽然经济价值较高,但是饲养难度却比一般动物高,因此掌握高效养殖管理技术是梅花鹿养殖的基础。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建造

1. 场地选择。 梅花鹿养殖除了建设鹿舍及其他相关设施,还应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场地选择上,一般鹿场要求建在地面干燥、平坦开阔的地方,朝向最好是向南或偏向东南的向阳区。

2. 鹿舍建造。 圈舍形式一般屋顶为“人”字形,左、右、后三面围墙的蔽圈,前面无墙壁,仅有圆形水泥柱,房前檐距离地面2.1~2.2米,后檐离地面1.8米左右,棚舍后墙留有后窗,以利通风。冬季堵上,春、夏、秋季打开。场内地面最好铺砖石,以增大蹄的摩擦力。中部稍高呈15°斜坡,利于排水和清理粪便。场中间放置饲料槽,宽60~80厘米,深25~30厘米,长度按每只鹿约40厘米计算。鹿舍应坐北向南,依次为公鹿舍、母鹿舍、育成鹿舍、产房、锯茸保定舍及病鹿隔离舍。1个圈舍建筑规格为长8~10米,宽9~12米;运动场规格为长25~30米,宽9~12米。此外,鹿场内或附近最好有足够的草地和方便提供各种饲料的基地。

二、适时配种,扩大种群

选择茸大、头大、生长快、体格健壮、反应敏捷的鹿作种鹿。梅花鹿一般1.5岁性成熟,但以2岁半至3岁配种较好。母鹿9~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黏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黏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5头母鹿配1头公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更容易受孕成功。

三、利用优势资源,降低饲养成本

梅花鹿养殖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例如,对于玉米、水稻、甘蔗种植区,可以在收获季节集中收储秸秆,最大限度地降低养鹿成本。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可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此时揭开薄膜,充分散发氨气后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

1. 公鹿。 1~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4~6千克,其中精料1~1.5千克、多汁饲料1~1.5千克、青粗饲料2~3千克,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控制在7~10千克,其中精料2~3千克,多汁饲料2~3千克,青粗饲料3~4千克,每日2~3次。

2. 母鹿。 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控制在3~3.7千克,其中精料1~1.5千克、多汁饲料1千克、青粗饲料1~1.2千克。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6.4~7.5千克,其中精料1.2~1.5千克、多汁饲料1.2~2千克、青粗饲料3~4千克,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擦干身上黏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4千克,其中精料 1~1.5 千克、多汁饲料0.5千克、青粗饲料1~2千克,并有适量面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3. 小鹿断奶期的管理。 一般小鹿80~90日可以断奶。断奶前几天,尽量按哺乳期小鹿的采食习惯来喂养。刚断奶时,应激反应比较大,经过7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期间要做好鹿仔的日常管理。断奶后,按照小鹿出生时间、体质强弱、个头大小等分成几个群,每群数量以10~40头为宜。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日常饲喂次数在4~5次,其中夜间喂1~2次为宜。

四、常见疾病防治

1. 胃肠炎 治疗可用5%葡萄糖800~1000毫升静脉注射,同时按每千克体重内服磺胺咪10~15克,每日2~3次。也可用大蒜捣成蒜泥,加入4千克醋浸泡2~3日,取汁灌服,每日2次,连喂3日。

2. 瘤胃积食 治疗前先停食1~2日,并大量饮水。内服硫酸钠300~400克,也可静脉注射15%氯化钠250~300毫升。

3. 急性瘤胃鼓胀。 禁喂农作物幼苗或腐败饲料草。用手反复按摩瘤胃膨胀部,使气体从其口中排出,主要用制酵缓泻药物治疗,如内服鱼石脂6~8克。

4. 幼鹿肺炎。 加强鹿群饲卫生管理,对患鹿隔离治疗。每日肌内注射青霉素60万~8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50万国际单位,直到症状消失。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200~300毫升,每日1次。

5. 坏死杆菌病。 保持圈内卫生,发现病鹿及时隔离治疗,用20%四环素按每千克体重 0.15~0.2 毫升进行皮下注射2~4次,同时涂擦磺胺或抗生素软膏。

6. 布氏杆菌病。 定期检疫、消毒,对产房及母鹿的分泌物更要注意处理。每年春季注射巴氏杆菌疫苗注射液,免疫期6个月。

7. 仔鹿下痢。 内服土霉素1克、乳酶生2克、胃蛋白酶1克、维生素1克、次硝酸铋1~2克,病情严重的肌肉注射青霉素50万国际单位,每日1次。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