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川沙新镇将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上海九大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川沙位于浦东中部的区位优势、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人文优势以及生态优势,形成以国际交往、旅游度假、历史文化及生态休闲为主导功能的活力高地,引领浦东中部地区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川沙新镇将按照总规明确的目标,逐步打开原先战略留白的两个工业园区,积极承接旅游城、张江科学城以及航空城的产业功能外溢,引进科技创新、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产业。同时,川沙将充分发挥与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联动效应,围绕文化旅游、演艺影视方面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川沙古镇文化与度假区现代文化形成互补。

此外,在营商环境打造方面,川沙新镇重点打造“招商地图”系统,通过将全镇商源、资源、税源信息汇总整合,让意向投资企业更好地了解川沙;同时,对全镇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川沙新镇还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出一系列引导性政策措施,形成上下统一、全员招商的工作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打造人人向往的高品质生活

川沙开发建设时间较早,曾是浦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当地人民群众对川沙的发展也一直充满期待。下阶段,川沙新镇将围绕“一轴两翼四节点”的发展布局,努力实现“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镇高质量发展。

根据川沙新镇总规,在轨道交通方面,包括近期在建的机场联络线、21号线,以及规划中的曹奉线、31号线等,未来将有8条轨交线路覆盖川沙。在道路交通方面,目前正在抓紧推进华夏高架路增设匝道项目,推进营洪路、聚溪路等20条在建或将建道路建设。在生态建设方面,近期重点推进浦东运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打造城东片区高品质滨水空间,未来还将实施城区绿化项目约42万平方米,新建河道项目约20个,新增水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在公共服务方面,未来将新增41所基础教育学校,新增市区级文化设施2处、体育设施3处、医疗设施1处,川沙新镇将发挥好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品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城市更新方面,一是做好古镇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近期主要推进川沙香雪里等2个项目,引进优质的文化产业、商业项目,让古镇区域焕发新活力。二是聚焦“两旧一村”等亟需改善的区域,用好旧改、城中村等政策,结合绿化、道路、河道等项目带动区域改造和提升。

推动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

川沙有着广阔的农村区域,共有42个行政村,现有31个保留保护村,其中连民、栏杆为保护村,长丰、界龙等29个为保留村。农业人口3.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1万亩,基本农田2万亩。

川沙新镇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重点聚焦连民村,以“水乡花村,宿游连民”为主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宿游村”。对4.62平方公里村域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心、两带、四片区”的总体布局,既保持江南田园的特色、水乡村庄的肌理,又提升传统建筑的风貌,形成新兴产业的亮色。2019年度连民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9月获评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连民村作为浦东唯一示范村代表,入选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乡村振兴板块长年展。

今年,川沙新镇以“盐港皂村、乐活七灶”为主题,对川沙中部1.75平方公里七灶村进行重点打造。依托“百年皂荚树”“张家老宅遗迹”“七灶港客运码头”“老街商铺”“盐灶文化”等历史遗迹,讲好七灶老街故事。通过建设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总部产业园,合理植入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农商旅结合的“乐活村”。

下阶段,川沙新镇还将充分用好农村区域的建设用地,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其中南部片区以连民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其成、民义、会龙、七星等几个村。中部片区主要围绕沿川沙路两侧的七灶村、纯新村及汤店村等区域,辐射带动周边村庄。

文字:金嘉树

编辑:邹莹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