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背景
当前“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总碳排放量占比大,具有非常大的降碳潜力和空间,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力军。
然而,今年1月,ACCA、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共同发布的《低碳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新实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仅有14.16%的企业设立了明确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期限目标,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战略筹备阶段。
此外,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在碳管理方面缺少科学有效的碳管理工具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国内企业碳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第一,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碳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专门的碳管理部门,加上人工核算工作量大,填报结果可信度存疑。容易产生碳管理事务归口不清、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
- 第二,大型集团企业下属企业多、覆盖行业广。传统方法管理成本高、时效性差。加上国内核算指南及排放系数常更新,进一步提升了核算难度。
- 第三,现阶段我国碳排放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行业碳排放水平的参考数据,制定碳管理目标缺少对比依据,企业难以合理评估自身在行业中所处水平。
- 第四,企业缺乏碳排放履约管理、交易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数据,无法通过综合分析以降低履约成本,实现资产增值保值。
- 第五,CDP供应链研究报告显示企业供应链排放是其自身运营排放的11.4倍,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难以掌握供应链的排放,也缺少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
- 第六,企业不清楚自身碳排放量,常常等到三方核查机构核查后,才发现超出配额总量,只能花高价格购买配额和CCER。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开展碳管理呢?
参考国外实现碳中和的企业,例如通用汽车、博世集团等,选择利用能源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放管理。国内一些大型央企,如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等重点能源领域企业也同样采用信息化智能管理手段推动企业实现碳管理目标。
本次线上活动有幸邀请到了钛和认证碳排放咨询工程师杨渝黔参与本次直播分享。此外,匡腾市场总监何亦冬、项目经理刘昊将和杨工一起,分别从碳中和由来、国内外相关政策、当下市场发展新趋势以及企业碳排放管理信息化、碳排放管理平台演示等多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碳中和趋势下,企业的困难与机遇。
2022年11月25(周五)14:30,匡腾邀请您一起参与讨论~
更多直播详情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加客服微信:qmsd3699,开通VIP下载权限!
